2023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高校第五届教学学术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 “教学学术:融合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为主题,设置了4场大会报告、11个分会场论坛、5个前置工作坊以及海报展示环节。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262名高等教育学者、教师和教学发展人员齐聚一堂,共话教学学术发展的新范式、新使命与新愿景。
我校11位教师应邀参会并在分会场做了研究报告分享,得到了来自各大教学研究学术刊物主编们富有建设性、启发性和参考性的优化建议。其中3位教师获得“最佳研究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我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代表(左四)领取优秀组织奖
我校三位老师(左一徐瑾,右一陈小梅,右二何亚琼)获得最佳研究奖
优 秀
我校参会论文主要由学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推荐,他们多是广州大学第四届教学学术论文评比获奖的优秀论文。截至今年,我校在第一至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上共有25人作大会分享发言,4人作分享海报,其中4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来看看本届汇报者的研究成果吧——
序号 |
汇报人 |
所在学院 |
汇报内容 |
备注 |
1 |
徐瑾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设计课程形成性评价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
最佳研究奖 |
2 |
陈小梅 |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
拔尖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双核驱动下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以《综合自然地理》为例 |
最佳研究奖 |
3 |
何亚琼 |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
最佳研究奖 |
4 |
段陆平 |
法学院 |
多目标融合、一体式贯穿:法学一流课程群建设的模式创新 |
|
5 |
王学通 |
管理学院 |
高校课程思政内容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
|
6 |
林晖 |
人文学院 |
基于任务驱动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五维体系构建与实践 |
|
7 |
张杰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竞争型互动合作式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
|
8 |
陈丽虹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AHP的师范生就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
9 |
刘颖 |
公共管理学院 |
“学生为本,以考促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基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过程性考核”研究 |
|
10 |
何芝洲 |
化学化工学院 |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的化妆品化学多元混合式教学实践 |
|
11 |
燕乐纬 |
土木工程学院 |
基于成果导向的力学基础课程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反思与改革 |
|
我校教师参会及汇报图集(部分)
体 会
有的教师多次参加大会汇报,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有的教师第一次参会,深深体会到教学学术研究不再是孤独的。学校的教学学术论文评比与教学学术沙龙、全国教学学术年会等研讨活动与平台,给一线教师教学学术营造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同行人众,携手并进。让我们听听以下参会教师的肺腑之言——
陈丽虹: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第一届教学学术论文比赛开始,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我连续参加了四届比赛。论文比赛对标中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中心每年会推荐部分获奖论文参加年会的论文评审;在中心的推荐下,我有幸参加了第三届和第五届的教学学术年会并进行了论文汇报。从撰写论文、参加比赛到论文汇报,是一个对“教学学术”从零认识到越来越投入的变化。参加教学学术年会,不但能收到不同专家的论文评审意见,现场汇报还能获得专家点评以及参会同行的建议,同时还能学习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成果。整个过程促使自己更有效地反思教学和教学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学学术能力。
徐瑾:从2017年获得第一个校级教改项目至今,个人陆陆续续在教学研究层面积累了一定的成绩。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是教学相长。学生的需求是我不断改进教学的灵感来源和驱动内核。同时,也由衷感谢一路以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和学院领导同事给予的关怀与帮助,提供的项目申报、教学竞赛、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机会。正是因为有校院的支持、名师的点拨、同行的认可、学生的配合,才让我在教学上有今日之微末成绩。今后我也会在教学上践行初心,砥砺前行。
何亚琼: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教学学术年会,与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研究。虽然各自的专业领域差别迥异,但关注学生成长,提升教学成效,丰富教学手段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话题。收获最大的就是11个分会场的同行经验分享以及期刊主编针对性的学术点评,学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也看到了自己目前教学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很受启发。
本次年会惊喜的发现几乎每一个分会场都有我们广大同事的分享身影,非常自豪这么多优秀的教学学术研究就在我们身边。为教发中心老师们的辛勤组织点赞,帮我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我们广大老师们点赞,期待未来更多的交流,一起成长。
文案:韩磊磊
图片:韩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