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因疫情影响,开展在线教学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武老师通过实施“三多”措施,不断抓实在线教学。
黄晓武,讲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讲《环境工程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水分析化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本科生的课程。获2008-2009学年广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广州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课前多准备
“环境工程学课程体系包含理论课、实验、实习和设计。理论课程涉及水体、大气、固废和噪声等相关污染控制工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相对突出,提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为促使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黄晓武把预习报告纳入平时成绩,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提交预习报告(内容不拘形式),再基于预习内容和成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将原有教学内容追求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授课模式,调整为基于学习反馈的重点讲解,优化后的课堂讲解在知识点和侧重点的定位上有更明确的认知,详略的时间分配也更加合理和科学。”
在“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一节中,和原先的教学设计相比较,黄晓武增加了启发性提问及实例比较,通过对两个不同情境下的工程实例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混合系数如何取值,进而加深了学生对于废水排入河流之后的稀释和扩散机理和应用知识点的掌握。“在‘水质净化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设计中,始终把握一条从水资源——水污染——水污染控制——水资源的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工程理念,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学主题目标。”黄晓武说。
课中多互动
上课的同时,黄晓武开放了雨课堂的弹幕功能,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对学生提问,学生通过弹幕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进而了解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分配教学时间。“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对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理解程度不同,出现的问题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雨课堂推送题目的功能,巧妙科学地设计题目,把知识点,难点和重点都贯穿于其中,以便教师通过学生的答题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多关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师来说,了解和熟悉授课平台是保障在线教学课堂质量的先决条件。”课后,黄晓武通过雨课堂的教师客户端弹幕和“不懂”等功能,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开学第一周的三次课,累计收到197条弹幕;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互动方式和教师联系,教师随时进行解答或推送更多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根据在线教学第四周的调查数据, 91.17%的同学支持和理解把预习报告纳入平时成绩,94.11%的同学表示能较好或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线上课堂教学的内容。黄晓武表示,随着对雨课堂功能的不断了解,他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继续优化在线教学的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