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百人计划教师作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生力量,对一流本科教育的打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年教师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如何掌控课堂,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们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为此,广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超级教学训练营第二期的学员开设了教学组织模块的培训课程,让青年教师们通过微格教学演练及评议,反思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微格教学”又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利用现代视频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系统方法。教师通过在模拟课堂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教学,观摩别人的教学,自评和互评,回看自我课堂录像等反思教学的微格演练模式,可以多角度观察和学习教学技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把脉,问诊课堂,从而改善教学薄弱环节,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
第二期超级教学训练营是通过以下三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环节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微格教学初实践、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微格教学实践反思研讨。考虑到学员在初实践与再实践中前后两次的知识差异,导师组还特意设计了简详两个层次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表,用于帮助学员自评互评。

1.微格教学初实践:精准把脉 问诊课堂
2019年4月30日下午,16位参训的青年教师与林晖、陈学梅、田秋华三位导师齐聚文俊东204微格教室,开展了第一次微格训练。16位学员被分为三组,每人进行5分钟的教学片段展示。学员们带着提前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以及PPT,在微格教室里认真地进行模拟教学。

教学展示过后,便是评议环节。此环节采取组内自评、互评及导师总评的方式,让学员们在回看课堂教学录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互评互议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
“未像平常一样下台走动,在微格室有点紧张”、“不知道如何把控授课时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逻辑清晰但缺少总体设计、语速快、存在报道式讲课,缺少互动表现”、“内容不够熟练,缺少交流且语速快……”学员们在自评环节从自己的授课表现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但随后,大家也与导师积极交流,为这些问题寻找“良方” 。田秋华老师认为,刚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要克服紧张问题,首先应该要求对自己所教内容熟悉,擅于运用,详略得当,其次要学会与学生多交流,积极互动,最后尝试多讲课,在讲课过程中逐渐领悟要领。如何把控授课时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针对青年教师们普遍会面临的这一问题,陈学梅老师建议学员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学生水平,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最后,三位导师就每位学员在模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表达、语言交流、教学节奏的把握等教学基本能力进行了总评。同时,导师们也高度肯定了各位青年教师认真仔细负责的教学态度。

2.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教学智慧的体现
2019年5月7日下午,超级教学训练营教学组织模块第二次培训——“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专题培训在电子信息楼613举行。

如何用本科生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接受新知识?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高,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大班教学,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跟着自己的思维走,如何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讲导师林晖针对青年教师们在课前问卷中提到的困惑,围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展开了此次培训。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呢?林老师认为首先就得以学生为对象,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要学什么,而不是自己要教什么。从课前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来,青年教师们都对这个教育理念有了十分充分的理解。因此,林晖老师对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终身学习观的倡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和教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随后,林晖老师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案“等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培训的第二个环节,三位导师针对学员们提前准备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学员们展开了讨论。通过导师们专业、细致的讲解,学员们对教学设计的撰写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是教学从预设到生成的衔接点。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必定要贯穿以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渗透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3.微格教学再实践及评议:夯实基本功 更上一层楼
2019年5月14日下午,超级教学训练营参训学员再次来到我校的微格教室,进行微格教学再实践。本次的微格教学培训要求学员们根据上节课后完善过的教学设计,结合PPT课件,进行8分钟的教学片段展示。与第一次在微格课室的表现不同的是,学员们的脸上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他们的模拟课堂教学组织也因为经过上一次的反思研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意识更加明确、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有所进步、PPT设计水平有所提高……田秋华老师就学员们在讲台上的表现指出了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但尽管如此,导师和学员们也还是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课堂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授课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不强、教师口语表达不规范……针对种种新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导师们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一为学员们指点迷津。陈学梅老师认为,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青年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微问卷 满收获
课后,为了更好了解微格教学模块课程的培训效果,广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虽然只是一份微型问卷,但从青年教师们细致、认真的回答来看,这也是一份收获和希望之书。据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本次“微格教学实践及评议”、“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微格教学实践反思研讨”三个内容的培训效果颇佳,学员们纷纷表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十分有效。在谈及“与小组成员和导师讨论的收获”时,不少青年教师均表示组内研讨是让他们取长补短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学习到许多教学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在谈及“微格教学培训后自己最大的变化或者感触最深的地方”时,有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的青年教师则表示,通过培训,更会注意自己在表述语速、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课前会有更多更细致的教学设计,上课更注重学生。同时,不少青年教师也感慨:教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断调整、不断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希望青年教师们通过此系列微格教学训练,清楚自己授课过程所存在的“病症”,并且“对症下药”,日臻完善教学基本功,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成长为我校的教学能手,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供稿人:陈燕美 杨曼玉 黄湧彬 韩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