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曾见过的bilingual教学
——王筱虹老师观摩课:《工程与环境引论(双语)2》
为了培养广州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2019年4月2日,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了青蓝工程初阶培训理科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学期的教学观摩活动依然采取文理分科进行的模式,选取学校的优质课程进行观摩和研讨。
课堂教学白描
本次观摩课是由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筱虹老师授课,授课内容为《工程与环境引论(双语)2》中的“How to determine the emission amount of the power generation(如何确定发电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教学班为2016级环境工程(1,2)班,上课地点是理科南楼320多媒体录播室。主要内容是:1. case study 案例分析,2. The Core Idea and Procedure of Determination 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心原则和计算流程。
上课伊始,王老师凭借自己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先是通过五道例题的讲解,逻辑上层层递,帮助学生们回顾甚至重构他们旧有的知识结构。之后王老师利用双语优势和多种教学方法,用英文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的术语,同时不忘用中文再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除此之外,王老师授课时落落大方,充满自信心,不仅带动了课堂的氛围,也激起了观摩教师的参与热情。

王筱虹老师心得分享
王老师作为学校首批教授双语课的老师,拥有长达十六年的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观摩课结束后,王老师热心地向参加观摩的青年教师讲述了何为双语课以及如何教授双语课的心得体会。王老师认为,双语课的课件内容要尽可能地用英文来展示,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材料的习惯,进而有能力去阅读英文文献,但讲解到专业术语的时候,要中英结合,防止学生因遗漏关键词而导致后面听课时难以跟上。
研讨
课后的讨论中,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韩磊磊老师主持,特别邀请了广州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钱黎明副主任做点评。

钱黎明老师针对王筱虹老师的授课做了如下的点评:
1.优秀的双语教学设计
王老师对于双语课的内涵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没有陷入双语课变专业英语课的误区。她始终坚持英语只是一个帮助同学理解专业术语的媒介而已,双语课的重心是专业知识。
2.注重创设问题引导环境,启发式教学
王老师讲课始终贯穿着一个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对于提问学生,王老师有着独到的功力,在讲到case study(案例分析)的时候,提出一连串具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在最后多维度地看待这些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
3.自信教学,感召学生
王老师教学时是非常自信的,这源于王老师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娴熟掌握,面对学生的困惑,能够给出兼顾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解释,从而散发出由内而外的自信。王老师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去感召同学,认真充分备课,在讲到The Core Idea and Procedure of Determination(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心原则和计算流程),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到了以后的工作,精心设计课堂的互动环节,活跃气氛,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到主动听课。
4.认真备课,节奏流畅
王老师的教学节奏十分流畅,这来源于她的认真备课。准备的授课内容与实际授课时是相匹配的,问题层层递进,逻辑关系严密。
5.精心制作课件
王老师的课件设计不照搬所谓的标准,而是通过简约的风格突显要点,背景和字体的反差,起到对知识点的强调作用,另外充分考虑教室的硬件设施,使得设计出的课件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
学员感受
通过对王老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学员们表示获益匪浅。80%以上的学员对于王老师与学生互动和引导学生的方式赞赏有加,同时也被王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散发出的由内而外的自信感到由衷的敬佩,纷纷表示要向王老师学习,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把握教学的节奏。
观摩总结
最后,钱黎明老师向在座的青年教师赠予了他自己践行多年的二十四字教学秘诀:
认真备课,努力试讲;
离开讲台,面向学生;
基本脱稿,努力引导。
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向王老师学习,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上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把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课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祝愿青年教师们未来都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课件展示

王筱虹老师简介
简介:
l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
l 高校教龄26年。现为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l 曾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东团)。
l 长期从事高等公共环境教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讲《环境影响评价》、《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 Environment》、《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个人成就:
• 多年来在国内各类刊物共公开发表各类科技、教研文章20余篇,参编教材(讲义)以及论著4本,主编并正式出版电子版网络教材1套(光碟)。
•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校各级科研和教学研究(质量工程)项目十余项。
• 现担任市级双语示范课程、校级优质课程《工程与环境引论(双语)》的课程负责人。
• 长期负责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并带领该专业于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国际认证。
• 社会服务方面,近年参与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曾获得广州市“羊城教育新秀”(1996)、广州市优秀教师(1998年、,2007年);广州市政府授予的“2003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7);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