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拥有科研能力强,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优势,是学校的新生力量。但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年教师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重大挑战——教育教学经验少、对课堂实际情况了解不够等。这一系列问题,往往令青年教师焦虑不安,无所适从。因此,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教学能力,适应、胜任教学重担,这事关我校教育的成败,事关教育事业的兴衰。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广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设了超级教学训练营。培训分为“教育理念与教学究”、“教学组织”、“教育技术”、“教学实践”四个模块,以下是“教学组织”模块三次培训课程的专题系列报道。
微格教学实践及评议
“微格教学”又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等),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广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微格教学”培训通过现场展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直观的方式找准教师的薄弱环节展开有效训练。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技能培训方式,有助于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此次“微格教学”培训共组织了16名新进教师参加。导师团由学校本科教学督导、资深教授、授课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组成,全程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微格教学”把教师课堂行为归纳为十多种必备的教学技能,如导入、提问、讲解、沟通、演示、小结等。教师在“微格培训”中既要学习各项技能的功能、要素及实现方法,又要掌握该技能要素包含的教育教学理论、评价等内容。
初次培训过程中,培训学员提前准备好授课PPT和讲义,进行10分钟的小型课堂教学,田秋华、林晖、雷晓云等三位导师针对每位学员教学情况包括开场用语、板书规划、时间把控、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讲课时的神态、手势、音量、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和精心指导。

导师们认为很多年轻教师在微格教学中表现很出色。他们鼓励青年教师多积累,多尝试,树立创新理念,探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希望新进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一套授课体系。指导老师也希望青年教师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专题课程是第二次课,田秋华与林晖导师就教学设计的问题与青年教师展开讨论。
田秋华老师首先讲解了教学设计的涵义与程序,细分为备课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和要素以及教学设计的撰写格式三个部分。在备课上,要做到“五备”,即备课程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活动,备实验;“四点”,即钻透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点,培养能力点;“两法”,即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怎样才能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活跃学生的思维?如何引起学生的质疑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教学设计程序上,需要明晰设计理念,进行教材分析,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件与板书设计。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板书要简明扼要,教学要突出重点与难点,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理论思维;在教学设计撰写上,应包括课题(章节题目)、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板书以及练习设计等。随后,田老师为学员推荐了《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教学设计——教师实践手册》等书籍,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

林晖老师通过展示广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设计中的两个优秀作品,即《建筑力学Ⅱ》课程、《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向青年教师强调了在注重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学情分析的问题。接着结合学员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点评,让学员更加清晰了解到一个优秀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经过讨论后,导师分组对学员提出了设计修改方案,鼓励学员多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部分青年教师在学习了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后表示:虽然压力大,但希望自己能把这种压力转化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动力。
微格教学的再实践及问题的反思与研讨
“虽然每次演练前都有些紧张,但一次比一次自如。通过微格教学演练,感觉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扎实了。”化学化工学院新进教师佟连鹏在完成第二次微格教学演练后,信心满满地说,“我是一个纯理科生,之前只会做科研,对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一窍不通。经过这个模块的培训,我收获了许多教学经验,也和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第三次课是“微格教学实践与反思研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巩固和强化。林晖,田秋华,雷晓云三位导师先带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微格教学再实践”,针对青年教师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以林晖老师的教学小组为例,首先请学员依次上台进行微格教学再实践,接着是学员间相互评价,关于“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对方的教学重点”展开讨论,以此从听课人和授课人的角度全方位地把握“授课内容是否完整”,“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教学流程及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几个问题。之后是学员自评,林老师要求每一位学员以“我通过(几个)环节,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的形式进行自我总结,让学员明白回顾教学过程以及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集中总结环节中三位导师针对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展开研讨,林晖老师谈到学员的共同优点,即:1.充分展现了理科生思路清晰的优势,课程完整度以及环节的流畅度都很不错;2.教学引入环节都关注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理解“人对新知识的掌握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这一基础上”的道理;3.教学环节都具有层递性,循序渐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1.设计上:注重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形成,可以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形成“问-讲-学”的教学模式;2.交流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语速适中,教学节奏快慢相间,多增加练习及考察环节。
导师雷晓云认为,演练过程中,许多新教师的表现很出色,每一次的进步也很明显。“微格教学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新教师直观看到自己教学技能上的不足”。她希望青年老师们多积累、多实践、多反思,明确教学目标,探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总结
此次超级教学训练营 “教学组织”模块的开展,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身教学能力的平台,让青年教师在学习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使用“微格教室”真实地体验了一把“走上讲台”的感觉。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培训工作,发放了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微格教学实践及评议”“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技巧”“微格教学的再实践及问题的反思与研讨”三个内容培训的满意度都达到了100%。在谈及培训的个人收获时,有青年教师表示“我们学习到了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对比优秀课程设计、微格教学导师点评与小组讨论,对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谈及未来教学的个人规划时,有青年教师谈到:“1.熟悉所教授的内容,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进行教学设计。2.旁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学习先进教学经验。3.获取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
正如雷晓云导师说的那样,希望各位青年教师“走向名师之路,为广州大学的明天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供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杨曼玉 韩磊磊